“2021年,我國養老金政策領域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將在2022年實現全國統籌;二是2021年12月17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宣布的推動個人養老金的發展,標志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進入了重要發展階段?!痹谌涨坝芍袊B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的“養老金投資新探索——長期競爭力指數基金”研討會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如是說。
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金需求日益增加,給加快推進以個人養老金為主體的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提供了重要機遇。
第二、三支柱規模占比不足50%
自1991年國務院頒布《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來,我國養老金規模發展迅速。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養老金結存金額超過12萬億元,其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規模達6.8萬億元,占比超過52%;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規模約3萬億元,占比約24%;第三支柱個人自愿養老金約3萬億元,占比約24%。
從上述數據看,與社會養老需求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且養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合計占比不足50%,顯示商業化養老金融產品規模占比仍然相對偏低。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強投資和財稅等政策支持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但由于當前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夠、配套支持政策依舊存在短板、投資者教育不足、資本市場發展不甚健全等一系列因素,我國商業化養老金融產品發展普遍滯后。
以商業養老保險為例,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投保熱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稅收優惠力度不夠、起征點提高導致稅優政策覆蓋人群減少,且由于稅收優惠額度設置較低,申報程序繁瑣、產品單一,一直未能有較大發展。在此情景下,2021年6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由6家保險公司在浙江省和重慶市開展試點。據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10月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保費收入約兩億元,承保人數超過1.7萬人。
以賬戶制為基礎發展第三支柱
一直以來,做大做強第三支柱,既是我國養老體系的發展要求,也是實現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手。近兩年,多項支持性政策陸續出臺,從養老金體系的頂層設計、養老金產品類型及創新、養老金經營主體建設等多方面規范第三支柱發展,為完善我國個人養老金保障體系提供政策支持。
2020年10月,銀保監會提出養老金融改革“兩條腿”走路的總方針,既要“抓現有業務規范,統一養老金融產品標準”,又要“開展業務創新,大力發展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和基金、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2021年12月底,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鼓勵養老保險公司發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滿足長期或終身領取需求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長期積累養老金功能的商業保險,推動養老保險公司和養老金管理公司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更好地服務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建設。
面對第三支柱如何發展的課題,中再資管投資與創新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國言在發言中表示,目前,發展第三支柱已有基本思路,總體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主要包括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一方面,政府將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推動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平穩規范;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應重視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推動出臺個人養老金制度,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也在發言中表示,在推進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政策推出后,需要在積累制而不是現收現付制下,圍繞每個人的生命周期、就業長度開展長期投資,并設計彈性的領取方式和臨終繼承方案。同時,圍繞個人賬戶獨立積累的特性,設計相應的延稅、免稅政策,激勵居民長期投資,并在延稅免稅賬戶下,找到最優秀的投資管理人,將資金投向最具效率的領域。
保險資管產品大有可為
目前,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市場中,銀行、基金、保險和信托公司分別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保險公司在提供養老服務和保障方面具備獨特優勢,養老保險產品正成為第三支柱的主流。
近兩年,銀保監會先后發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實施細則》《關于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多項通知,擴大險資股權投資選擇面,為保險資管公司進入養老金領域,充分發揮資產配置優勢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使得保險資管產品也成為養老產品新角色。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三類產品累積注冊合計1971只,注冊規模合計45179.85億元。王國言表示,保險資管公司在長期資金管理方面具備顯著的經驗優勢,有助于為養老金長期資產管理提供優質解決方案,配套相關的養老服務,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中再資管投資與創新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米建偉也表示,隨著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加快建設,給符合資質的保險資管機構發放養老牌照,鼓勵保險資管機構進入養老領域,有助于充分發揮保險機構長期資金管理及配套康養服務優勢,參與第三支柱產品的發行和建設。
“養老金市場可以成為保險資管的重要戰略布局方向,協同壽險、年金等共同發展,豐富第三支柱體系建設。保險資管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和政策變化,設計出符合養老保險資管特性的產品,切合個人投資者的養老訴求,豐富資管產品體系,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同時,完善產品服務體系,提供包含產品咨詢、資產配置方案設計、投資管理服務等全方位綜合服務,提升個人投資者通過專業機構進行投資的能力?!泵捉▊フf。
從個人養老金角度來看,董克用認為,當前,我國積累型的個人養老金,與過去的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業)年金有很大不同,不僅需要關注繳費,更需要年輕人和在職人員基于個人選擇權關注養老產品并開展投資。另外,從更大的范圍考慮,涉及養老金投資問題也應當考慮已退休和將要退休的人員,在長壽時代,人們在退休后仍有20余年的生存時間,也需要考慮已有的養老儲蓄如何投資等問題。因此,設計出適合于老年人的養老保障投資產品也十分必要。
來源:金融時報